國外著名博客 Gizmodo 博主 Brian Lam 訪談錄
作者: its
|
發布: 2010/5/31 (下午 03:16)
|
閱讀: 26192
|
評論: 0
|
靜態地址
|
內容源碼
一個月前,蘋果下一代 iPhone 設計被泄露的鬧劇讓 Gizmodo.com 名聲大振,Gizmodo 因此上了“早安美國”和 “The Daily Show”。Gizmodo 的博主 Brian Lam 也因此被公眾所關注,甚至惹上官司。本文是紐約市報的 NICK BILTON 對 Brian Lam 的訪談。
Nick Bilton: 你是如何投身技術博客領域的? Brian Lam: 我曾經在一家拳擊俱樂部工作,認識了一個在一家技術雜志工作的人,因為對拳擊失去了興趣,就希望去他那工作。
你在拳擊俱樂部做什么? 拖地板,做一些初級的培訓。
你曾想吃拳擊這碗飯嗎? 沒有,那是互聯網泡沫那幾年,找份工作很不容易,我表演過拳擊,但從沒真正打過。
做了幾年? 大約10年前了。
接著你離開,并從事技術寫作? 對。我去了 Maximum PC 做實習生,寫一些技術文章,作為實習生,我很勤奮。
后來去了哪? 我想去《連線》雜志,他們沒要我,后來我又申請了,3個月后,他們聘用了我,還是實習生。
你在《連線》工作了多久? 兩年,接著去了Gawker,做 Gizmodo。但人們都不解,我為什么要離開《連線》去做博客。
Gizmodo 在那時還相對無名,是嗎? 知道的人不太多,那時的月 PV 只有不到1000萬,但我知道在這里可以體會到更多東西,那是2006年,快4年了。
你們現在一個月的 PV 有多少? 上個月,算上移動瀏覽,有2億2000萬。
一開始,你們有幾個員工? 兩個,接近兩個。另一個是實習生 Jason Chen,他現在還在。
你寫的第一篇博客是什么? 哈,記不太清了。好像是自我介紹吧。
你當時想怎么來做? 我希望別過于極客,要主流一些,加入一些普通人的興趣。技術在改變,技術不光是為極客們準備的,技術博客很不一樣,尤其當時。
10年來,科技器件有什么改變? 雖然聽起來有點怪,但現在,硬件已經越來越難引起人們的興趣,人們更關注軟件。這和1980年代的PC類似,你有各種各樣的機器,但平臺和軟件就那么幾種。
Brian Lam 早期在拳擊俱樂部的日子
你們涉及的公司是不是對你們越來越在乎了? 一方面,蘋果和微軟開始認可我們的讀者群,但仍有一些公司,認為博客不入流,當然這是不對的,讀者都是一樣的。
你們發表了很多尚未發布產品的照片? 我們稱為諜照,在業界,這很普遍。新品發布前總會有各種傳言,諜照也會滿天飛,或許現在的數碼相機太普遍了,也或許是因為我們的合作者越來越多,但不管怎樣,任何新技術出現之前網上都會有很多諜照。
為什么讀者會被這些模糊不清的照片癡迷? 人們對這些東西感興趣,是因為他們每天都在使用這些設備,這很大程度上是蘋果對他們的新產品諱莫如深的做法導致的.
提供那些諜照的人怎么樣,會不會因此丟了工作? 我經常想起這些,但多數產品,他們的公司并不是那么殺氣騰騰,他們對自己的產品很在意,希望同時世界分享。
這個諜照泛濫的時代是否促使你寫 iPhone 4G 的原因? 有些話我不能說,但我們必須拿到手一辨真偽,有時候,可能是一個精心布局的騙局。我們經常收到來來中國的 iphone 剖機圖片,說那是蘋果的原型。
這次的 iPhone 4G 事件是否讓你感到遺憾?
在是否發這篇文章之前我們爭論了很久,這只是一個關于一個犯了平常錯誤的人的故事,但里面摻雜了人性。手機是死的,重要的是里面包含的人性。這讓我想起一串被拍賣的,價值10萬美金的鑰匙,這是一串泰坦尼克號沉沒前,收更人忘記交接的望遠鏡匣子的鑰匙,正是這串鑰匙導致了泰坦尼克號的沉沒。
你為什么覺得有些媒體對這次 iPhone 4G 事件有些吹毛求疵? 我注意到,他們都是些與蘋果有關的媒體,我不知道他們如何看待自己的工作,但我相信媒體人應該渴求真相。
還有的別的報道也讓你這樣糾結嗎? 是的,我對廠商不斷強迫我們購買新產品感到厭惡。一個電視機廠商是否有必要每年推出30種不同尺寸的電視機,沒必要,這是一種浪費。因此,我們希望涉及這些東西并且證明這很不正常。
你不寫技術文章的時候做什么? 我愛沖浪,巴不得天天去。
聽上去你有點倦了。 我對目前的工作既愛其恨。浸淫得越久,越不喜歡其中冷冰冰的部分,我對很多人每年都要買這買那感到困惑,我愛技術,但我覺得如果僅僅為技術而技術是不對的,應該和人們的生活結合起來。
本文國際來源:bits.blogs.nytimes.com One on One: Brian Lam of Gizmodo.com (原文作者:NICK BILTON)
中文編譯來源:銳商企業CMS 網站內容管理系統 官方網站
|